藍鈦板是一種特殊表面處理工藝的鈦金屬板材,通過在特定電解液中對純鈦(Ti≥99.6%)進行陽極氧化處理形成。這種工藝會在鈦表面生成二氧化鈦(TiO?)納米級氧化膜,膜層厚度通常在0.2-3微米之間,通過光的干涉效應呈現出獨特的藍色光澤,其色澤穩定性可達20年以上不褪色。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藍鈦板的藍色并非涂層或顏料所致,而是物理顯色原理,這種特性使其在醫療器械(如骨科植入物)和高端裝飾領域具有獨特優勢。
從材料性能來看,藍鈦板完整保留了鈦金屬的優異特性,包括比重4.51g/cm3的輕量化優勢、屈服強度≥345MPa的機械強度,以及耐腐蝕性(即使在5%鹽酸溶液中年腐蝕率<0.01mm)。特別是在生物相容性方面,經陽極氧化處理的表面更有利于細胞附著,其表面接觸角可優化至60°左右,這使得藍鈦板在人工關節等醫療器械應用時能顯著提高植入體與骨組織的結合速度。
生產工藝上,要獲得高品質的藍鈦板需要嚴格控制電解參數,典型工藝條件包括:電解液溫度20±2℃、電流密度0.5-1.5A/dm2、電壓80-120V。處理時間根據所需顏色深度調節,通常為5-30分鐘,過長的氧化時間會導致膜層過厚而開裂。需要重點關注的是,前期鈦板表面必須經過鏡面拋光(Ra≤0.1μm),否則會直接影響發色的均勻度。
相比普通鈦板,藍鈦板的市場價格通常高出30-50%,這主要源于其復雜的二次加工工序。在實際應用中,它既可作為裝飾材料用于高端建筑幕墻(如北京大興機場航站樓部分裝飾面),也可加工成手術器械,其表面納米孔結構(孔徑20-100nm)能有效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繁殖,抑菌率可達99%以上。隨著表面處理技術進步,近年還衍生出漸變色、幻彩等新型變色鈦板,進一步拓展了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