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鐵礦(氧化物類礦物磁鐵礦的礦石),多為粒塊狀集合體,具強磁性且分布較廣。根據含鐵礦物種類的不同,磁鐵礦石可分為單一磁鐵礦、混合礦。一般,單一磁鐵礦石常采用弱磁選方法選別,多金屬磁鐵礦石及混合礦石則多采用多種選礦方法所構成的聯合工藝流程,包括磁選法、浮選法、重選法、磁化焙燒磁選法、還原焙燒磁選法等。
一、磁鐵礦選礦方法
1. 單一磁鐵礦選礦方法
單一磁鐵礦石中鐵礦物絕大部分是磁鐵礦,由于單一磁鐵礦石組成簡單、磁性強、易磨易選,因此常采用弱磁選方法進行選別。
◆ 當磨礦粒度大于0.2mm,多數鐵礦磁選廠常采用一段磨礦-磁選工藝流程;
◆ 當磨礦粒度小于0.2mm,則采用兩段磨礦-磁選工藝流程;
◆ 若在粗磨階段便分出合格尾礦,磁鐵礦磁選廠則應采用階段磨礦-磁選工藝流程;
◆ 對于干旱缺水地區來說,磁鐵礦選廠可考慮采用干式磨礦-干式磁選工藝流程;
◆ 被貧化的富磁鐵礦石或貧磁鐵礦石,一般可先用干式磁選工藝剔除脈石,得到塊狀富礦石后都再經磨礦-磁選工藝流程獲得精礦。
磁鐵礦階段磨礦-階段磁選工藝流程
為獲得高品位精礦,可采用反浮選或高頻細篩等方法對磁鐵礦精礦進行處理。此外,為進一步提高回收率,也可考慮尾礦再選等工藝進一步回收磁性礦物。
2. 含多金屬磁鐵礦選礦方法
含多金屬磁鐵礦石脈石中常含有硅酸鹽或碳酸鹽礦物,伴生鈷黃鐵礦、黃銅礦以及磷灰石等,一般采用弱磁選-浮選聯合工藝流程,即利用弱磁選工藝回收鐵,然后通過浮選工藝回收硫化物或磷灰石等。
通常,含多金屬磁鐵礦石的弱磁選-浮選聯合工藝流程可分為弱磁選-浮選和浮選-弱磁選兩種工藝流程,其區別在于磁鐵礦與硫化物的連生體去向不同。對于弱磁選-浮選工藝流程而言,連生體主要進入鐵精礦中;對于浮選-弱磁選工藝流程而言,連生體主要進入硫化物精礦中。因此,在同樣磨礦粒度下,先浮后磁工藝流程可得到含硫化物較低的鐵精礦和回收率較高的硫化物精礦。
二、磁鐵礦-赤(菱)鐵礦選礦方法
根據含鐵礦物的種類,常見鐵礦石可分為磁鐵礦石、赤鐵礦石、假象或半假象赤鐵礦石、釩鈦磁鐵礦石、褐鐵礦石、菱鐵礦石以及由其中兩種或兩種以上含鐵礦物組成的混合礦石,其中磁鐵礦-赤(菱)鐵礦石是常見的一種混合礦,其選礦方法通常采用多種選礦方法所構成的聯合工藝流程。
1. 單一磁鐵 - 赤(菱)鐵礦選礦方法
單一磁鐵-赤(菱)鐵礦石中鐵礦物包含磁鐵礦和赤鐵礦或菱鐵礦,多呈細粒嵌布;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部分含有較多的硅酸鐵。磁鐵在該礦石中的比例是變化的,從礦床地表向深部逐漸增加,常用以下兩種選礦方法進行選別:
◆ 弱磁選-重選 / 浮選 / 強磁選聯合工藝
利用弱磁選法回收磁鐵礦,再通過重選、浮選或強磁選法回收弱磁性鐵礦物的聯合工藝流程。經生產實踐表明,對于弱磁選-浮選工藝流程來說,可根據礦石性質與選礦廠實際情況將浮選法放在弱磁選之后,以便保證生產指標穩定,節約成本。對于弱磁選-重選法流程來說,建議采用弱磁選-強磁選或弱磁選-強磁選-重選工藝流程,以獲得更高的選別指標。
磁選設備
◆ 磁化焙燒磁選法或聯合工藝流程
單一磁鐵-赤(菱)鐵礦石的磁化焙燒磁選法與單一弱磁性鐵礦石的磁化焙燒磁選相似,但在單一磁鐵-赤(菱)鐵礦石磁化焙燒磁選與其它選礦方法聯合工藝流程中,粉礦常采用弱磁選與其他選礦方法所構成的聯合工藝流程。
2. 含多金屬磁鐵 - 赤(菱)鐵礦選礦方法
含多金屬磁鐵-赤(菱)鐵礦石中鐵礦物主要是磁鐵礦和赤鐵礦或菱鐵礦,中細粒嵌布;脈石礦物主要有硅酸鹽和碳酸鹽礦物或螢石等,伴生成分包括磷灰石、黃鐵礦、黃銅礦和稀土礦物等。含多金屬磁鐵-赤(菱)鐵礦選礦方法是鐵礦石選別中相對較復雜的,一般采用弱磁選與其他選礦方法構成的聯合工藝流程,即先利用弱磁選法回收磁鐵礦,然后利用重選、浮選或強磁選法回收弱磁性鐵礦物,再利用浮選法回收伴生成分。
對于含稀土的混合磁鐵礦石,當磁鐵礦石中含有大量赤鐵礦時,可采用還原焙燒磁選-浮選工藝流程,還原焙燒磁選選鐵礦物,稀土礦物在還原焙燒后進行浮選,大大提高了選別指標。
以上便是常見的磁鐵礦選礦方法。由于磁鐵礦含鐵礦物種類的不同,大多數磁鐵礦選礦廠會采用多種選礦方法構成的聯合工藝流程進行選別。因此,對于磁鐵礦選礦,建議通過選礦試驗量身制定適合自己的工藝流程,根據最終選礦試驗報告,理性選擇合適的磁鐵礦選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