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不銹鋼焊條的分類主要基于其化學成分配比與工藝特性的差異。以鉻鎳錳為主要合金體系的A102(Cr19Ni9)型焊條最為常見,這類焊條在耐腐蝕性和焊接性能之間取得平衡,尤其適合焊接201、202等低鎳不銹鋼。需要重點關注的是焊條藥皮類型差異,特別是鈦鈣型(如J422結構鋼焊條改造款)與低氫型(如A107改良版)在抗裂性上的顯著區別,前者操作簡便但易產生氣孔,后者需350℃烘焙但焊縫致密性更佳。
在實際應用中還會遇到特殊改性焊條,比如添加銅元素(Cu0.5-1.5%)的A202Cu焊條,這種配方能提升焊縫在含氯環境中的耐點蝕能力。某些廠商開發的超低碳型(C≤0.03%)焊條如A002L,雖然成本較高但能有效抑制晶間腐蝕,這對焊接后需熱處理的構件尤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上存在將304焊條作為201替代品的情況,但兩者在鎳含量(201為1-3.5%,304為8-10.5%)和熱膨脹系數上的差異可能導致焊縫應力超標。
針對不同厚度的母材,焊條直徑選擇也構成隱性分類維度。薄板(1-3mm)推薦使用Φ2.0-2.5mm細徑焊條,配合60-80A電流可避免燒穿;而厚板(>6mm)則需Φ3.2-4.0mm焊條,配合120-160A電流保證熔深。進口焊條如瑞典AVESTA 2205往往標注AWS E308L-16標準,這與國標A132焊條在鉬元素(Mo2-3%)含量上存在差異,選用時需核對材料證書上的微量元素檢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