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316不銹鋼槽鋼市場價格持續走高引發廣泛關注,背后驅動因素呈現多維度特征。原材料成本波動構成了最直接的推手,電解鎳(Ni≥8%)和鉬鐵(Mo≥60%)作為關鍵合金元素,其國際現貨價格較年初分別上漲23%和18%,特別是鉬資源因南美礦山減產導致供應趨緊,使得含鉬不銹鋼生產成本大幅抬升。
從產業鏈視角分析,目前不銹鋼冶煉企業正面臨能源與環保雙重壓力,電弧爐噸鋼電耗(約580-620kWh)和脫硫脫硝處理費用同步增加,而316鋼種因添加貴金屬元素需要更嚴格的熔煉控制,進一步推高了加工成本。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國內主要不銹鋼產區實施的產能置換政策限制了粗鋼產量,導致市場出現結構性供應缺口。
下游需求端的變化同樣不可忽視,隨著石油化工和海洋工程領域投資加速,耐點蝕當量PREN≥35的高端不銹鋼需求激增,其中化工設備用316L槽鋼(碳含量≤0.03%)訂單量同比增幅達42%。出口市場方面,歐盟對俄制裁后產生的供應鏈替代效應,使得中國不銹鋼材出口報價(FOB)較東南亞基準價溢價擴大到每噸280-320美元。
庫存周期的演變同樣影響價格走勢,當前無錫不銹鋼交易所的300系庫存周環比下降5.7%,創三年新低,貿易商持貨待漲心態明顯。值得注意的是,期貨市場投機因素加劇了價格波動,滬鎳主力合約持倉量突破50萬手后,不銹鋼期貨價格呈現明顯的金融屬性溢價。綜合來看,這種價格上漲態勢可能持續至第三季度末,直到新投產能釋放和鎳鐵進口量回升形成新的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