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五水合硝酸鉍的儲量數據并未在國家公開礦產報告中單獨列出。作為鉍化工產業鏈的中間產品,其實際儲量受原料鉍金屬產量(V級儲量約18萬噸)和下游需求雙重影響。需要重點關注湖南柿竹園、江西鎢礦等主要鉍礦區的生產動態,特別是這些礦區每年約6000噸鉍金屬的產出能力,經過化學加工后理論上可轉換出近萬噸五水合硝酸鉍。
實際產業供應情況更為復雜,因為五水合硝酸鉍(Bi(NO3)3·5H2O)屬于精細化工產品,其生產規模往往根據醫藥、化妝品等下游領域需求進行動態調整。目前國內主要生產商集中在湖南永興、江蘇南通等地,年產能約3000-5000噸。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化合物的易水解特性(水溶性1:0.5)導致企業通常按訂單生產而非大量存儲。
從技術參數來看,五水合硝酸鉍的質量標準(GB/T 15899-2019)要求鉍含量不少于36.5%,這直接影響著實際可用的有效儲量。隨著電子陶瓷、阻燃劑等新興應用領域的拓展,未來五年國內年需求量預計將以8-12%的速度增長,這或將刺激相關企業提升原料儲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