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亞碲酸氫鈉的儲量數據目前尚未在國家公開礦產報告中單獨列示,這與其特殊的工業用途和分散的產業鏈有關。作為一種重要的碲化合物(化學式NaHTeO?),它主要用于電子工業的鍍膜工藝和玻璃著色劑生產,實際儲量往往依附于碲礦資源的總量。根據2022年中國礦產資源報告顯示,全國已探明碲金屬儲量約為2800噸(伴生于銅礦、鉛鋅礦等),但能轉化為亞碲酸氫鈉的具體比例受提取技術限制較大。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亞碲酸氫鈉屬于高附加值精細化工產品,其實際產量更多取決于下游需求而非原始礦藏量。目前國內主要生產企業集中在湖南(依托水口山鉛鋅礦)、江西(關聯德興銅礦)等碲資源富集區,年產能合計約120-150噸(按Te元素折算)。由于碲的全球稀缺性(地殼豐度僅0.001ppm),企業通常會根據訂單動態調節庫存,很少出現大規模原料囤積。
從技術層面看,亞碲酸氫鈉的制備效率直接影響可用儲量。當前主流工藝采用碲粉堿溶氧化法(轉化率85%-92%),而新興的電解沉積法能將副產品回收率提升至95%以上。隨著光伏產業對碲化鎘薄膜電池需求的增長,未來五年國內亞碲酸氫鈉的有效供給量預計將以年均8%的速度遞增,但具體數值仍需參考當年銅冶煉陽極泥(含Te0.5%-2.5%)的回收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