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礦產品的增值稅稅率根據產品類型差異明顯。金屬礦采選產品目前適用13%的增值稅率,非金屬礦產品則普遍執行9%稅率。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深加工后的礦產品可能適用更高稅率,比如將鐵精礦加工成鋼材就會按13%計稅。資源稅方面更是千差萬別,鐵礦原礦每噸稅額1-30元,稀土礦則按銷售額的7%-12%計征。
有沒有例外情況呢?確實存在。對于戰略性礦產資源,部分省份會給予資源稅減征優惠。山西的煤層氣開發就曾享受過減征30%的稅收優惠,這種地方性政策需要企業特別關注。環保達標的選礦企業還能申請資源稅減免,這直接影響到最終稅負水平。
實際操作中企業常遇到的困惑是產品分類問題。石英砂和硅微粉雖然原料相同,但前者適用9%稅率而后者可能按13%計稅。這種差異主要取決于加工深度和產品形態,稅務稽查時往往需要提供完整生產工藝說明。近期稅務部門加強了對選礦企業進項稅抵扣的核查,特別是燃料動力費的抵扣比例成為檢查重點。
如何準確計算綜合稅負?建議企業建立動態稅率臺賬,既要跟蹤國家政策調整,也要及時掌握地方性稅收優惠。去年廣西對鋁土礦的資源稅調整就讓當地選礦企業稅負下降近15%,這種區域性變化直接影響市場競爭力。數字化稅務管理系統現在能自動匹配最新稅率,有效避免人工計算失誤帶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