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鎂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化學式為MgSO?,由鎂離子(Mg2?)和硫酸根離子(SO?2?)組成。這種白色結晶粉末易溶于水,具有苦咸味,在自然界中以礦物形式存在,最常見的是七水硫酸鎂(MgSO?·7H?O),也就是人們熟知的瀉鹽。需要重點關注的是其多用途特性,特別是在醫藥、農業和工業領域都有廣泛應用,比如作為治療先兆子癇的靜脈注射藥物,土壤鎂肥補充劑,或是紡織印染中的助劑。
從物理性質來看,無水硫酸鎂密度為2.66g/cm3,熔點高達1124℃,而七水合物在干燥空氣中容易風化失去結晶水。在醫藥方面,硫酸鎂注射液(濃度通常為10%或50%)通過調節鈣離子通道發揮肌肉松弛作用,特別是用于控制妊娠高血壓和預防抽搐發作。同時其口服溶液(滲透壓約1100mOsm/L)能增加腸道水分,產生導瀉效果,但需注意血鎂濃度超過2.5mmol/L可能引發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
工業應用領域則展現出硫酸鎂更豐富的特性,在水泥生產中添加1-3%可延緩凝結時間,造紙工業中作為助漂劑使用量約為0.5-1.2kg/噸紙漿。農業上,作為鎂肥的施用量通常為15-25kg/畝,能有效矯正作物缺鎂引起的葉脈間黃化癥狀。實驗數據顯示,硫酸鎂在20℃時的溶解度為35.1g/100ml水,這個特性使其非常適合配置各種濃度的水溶液,但儲存時需注意七水合物在150℃會完全脫水轉化為無水物。
不同形態的硫酸鎂各有特點,比如醫藥級需符合USP標準(純度≥99.5%),工業級通常控制氯化物含量<0.03%。近年來研究發現,硫酸鎂在神經系統保護方面有新應用,比如腦卒中后以60mg/kg劑量靜脈滴注可減輕細胞損傷。使用時需注意其與鈣劑存在拮抗作用,同時腎功能不全者排泄速度(正常腎小球濾過率約120ml/min)會顯著降低,必須調整用量以避免蓄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