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鋁棒作為航空級鋁合金材料(成分Cu4.4%,Mg1.5%,Mn0.6%),其生產對設備工藝要求較高,國內產能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東北老工業基地。西南鋁業集團作為國防科工指定單位,其重慶生產基地采用國際先進的等溫擠壓技術(溫度控制±3℃),年產能達12萬噸,產品廣泛應用于航天器結構件制造。
需要特別關注遼寧忠旺集團的營口生產基地,該地依托港口優勢進口優質鋁土礦,采用連續鑄造-熱軋工藝(鑄速1.2m/min),能穩定生產直徑80-300mm的2024鋁棒。其產品斷面收縮率可達35%以上,特別適合需要深加工的軍工領域客戶。
江蘇昆山和浙江寧波的臺資企業近年來通過引進德國西馬克擠壓生產線(最大擠壓力35MN),在精密儀器用小型鋁棒(直徑20-50mm)市場占據重要份額。這些企業通常采用在線淬火工藝(水冷速率>200℃/s),能確保T351狀態材料的力學性能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山東魏橋創業集團去年新建的2000T反向擠壓機已通過航空材料認證,其濱州工廠生產的2024-T6鋁棒抗拉強度可達470MPa,正在逐步打入民用航空供應鏈體系。而廣東鳳鋁在佛山的三期項目投產后,將實現航空鋁材全流程自主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