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3號鋅(純度99.995%)作為精煉鋅的主力品種,其供應版圖主要集中在礦產資源與冶煉產能高度集中的地區。南半球首要關注澳大利亞的世紀鋅礦(年產能50萬噸)和坎寧頓鉛鋅銀礦,這兩大世界級礦山通過濕法冶煉工藝生產的高純度鋅錠長期主導亞太地區貿易流向。
北美地區則以加拿大的紅狗鋅礦(全球儲量最大露天鋅礦)為核心支點,配合美國密蘇里州的鉛鋅冶煉集群,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需要特別留意的是,這些礦區生產的鋅錠通常符合LME交割標準,在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倉單流轉中占據重要地位。
歐洲方面,芬蘭的科科拉冶煉廠(電解鋅年產能30萬噸)與瑞典的波立登公司構成了北歐鋅產業鏈的雙極,其采用先進的電解工藝使鋅錠純度穩定保持在3號鋅標準(Zn99.995%以上)。這些產地通過鹿特丹港的倉儲體系,持續為歐盟制造業提供原料保障。
南美板塊的秘魯安塔米納多金屬礦(鋅精礦年產量40萬噸)和巴西的瓦蘭特鋅業同樣不可忽視,其生產的鋅錠通過卡亞俄港等主要港口輻射大西洋沿岸市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地區的鋅產品往往附帶金、銀等貴金屬副產品,使得冶煉經濟性更具競爭力。
亞洲其他區域中,哈薩克斯坦的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冶煉聯合體(蘇聯時期建設)仍保持著中亞地區最大的3號鋅產能,其產品主要通過陸路運輸滿足中國西部和俄羅斯的工業需求。這些多元化產地共同構成了全球鋅供應鏈的穩定性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