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丁字鋼市場價格呈現下跌趨勢,這主要由多重市場因素共同作用導致。需要特別關注的是鋼鐵行業整體產能過剩問題持續存在,加之房地產等下游需求疲軟,使得供需關系失衡更加明顯。2023年第三季度基建投資增速放緩至4.5%(同比),直接影響了建筑用鋼的采購量。
原材料成本下降也是重要推手,鐵礦石價格指數(62%品位)從年初的125美元/噸跌至90美元區間,焦炭價格同樣回落15%左右。生產成本降低為鋼企提供了降價空間,特別是在庫存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值得注意的還有進口資源沖擊,東南亞地區熱軋卷板(3.0mm)到岸價較國內低200元/噸左右,進一步壓制了市場價格。
季節性因素同樣不可忽視,傳統"金九銀十"未能如期兌現,反而出現旺季不旺現象。貿易商為回籠資金主動降價促銷,導致市場形成看跌預期。部分鋼企為完成年度銷售目標采取"以價換量"策略,使得價格競爭加劇。特別是中小型鋼廠產品同質化嚴重,在需求不足時更容易陷入價格戰。
從宏觀層面看,貨幣政策收緊背景下,鋼材作為資金密集型商品面臨更大的流動性壓力。金融機構對鋼鐵行業信貸收縮,迫使企業加快庫存周轉。與此同時,新能源、機械制造等替代產業分流了部分鋼材需求,這種結構性變化可能在中長期持續影響價格走勢。未來需密切關注房地產政策調整及基建項目開工情況,這些都將成為價格企穩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