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硅鉬棒作為一種重要的高溫結構材料(熔點2030℃),其全球儲量數據尚未有權威機構進行系統統計。這是由于鉬資源本身在全球的分布就極不均衡,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全球鉬儲量約1600萬噸,但轉化為二硅鉬棒的具體可開采量受制于復雜的生產工藝(需硅鉬摩爾比精確控制在1.85-2.05之間)。目前主要生產國集中在中國、智利和美國這三個掌握了真空電弧熔煉技術(爐溫需達2200℃以上)的國家。
從原料端來看,二硅鉬棒的制備對鉬精礦品位有嚴苛要求(MoS2含量需>85%),這使得實際可利用儲量大幅縮減。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鉬常作為銅礦伴生資源存在,智利埃斯康迪達銅礦等超大型礦床的副產品鉬約占全球供應量的35%,但這類資源轉化為高純度二硅鉬棒的回收率往往不足60%。現階段全球二硅鉬棒年產能約1200-1500噸,主要滿足航空航天(發動機葉片涂層)和半導體(擴散爐加熱元件)等高端領域需求。
從技術發展角度看,新型制備工藝如等離子體活化燒結(升溫速率可達500℃/min)正在提高原料利用率,這可能會在未來重新定義經濟可采儲量。同時,加拿大基德克里克礦區等新興鉬礦的勘探進展(預估鉬金屬量80萬噸)也將影響二硅鉬棒的長期供應格局。需要重點監測的是中國洛陽鉬業等龍頭企業對鉬深加工產業鏈的垂直整合情況,這直接關系到高附加值產品如二硅鉬棒的實際產出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