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冰鎳熔煉需要綜合考慮原料特性和工藝參數,核心在于控制爐溫(通常維持在1350-1500℃)和還原氣氛。這種含鎳約15-30%的中間產物,通常采用電弧爐或礦熱爐進行熔煉,特別要注意鐵硅比(Fe/SiO?保持在1.2-1.5)的調節,這直接影響渣型流動性和金屬回收率。
實際操作中需要重點關注還原劑配比,焦炭用量通常控制在原料重量的8-12%。過量的還原劑會導致金屬過還原,而不足則會影響鎳的回收效率。熔煉過程產生的渣相主要成分為FeO-SiO?系,其熔點約1200℃,需定期排放以保證熔煉連續性。
溫度控制尤為關鍵,特別是當處理含硫較高的低冰鎳時,需要將溫度提升至1450℃以上確保硫的有效脫除。現代工廠常配備富氧鼓風系統(氧濃度30-35%),這不僅能提高熔煉強度,還能顯著降低能耗,使噸鎳能耗降至600-800kWh。
熔煉后期要注意金屬相與渣相的分離效果,通常通過調整CaO添加量(3-5%)來改善渣的密度差。出渣前應進行充分沉降,時間控制在30-45分鐘,這樣可使鎳回收率提升至92%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產地的低冰鎳因成分差異需要定制化的熔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