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鋅是一種礦物成分和結構都比較復雜的礦物,而且在處理過程中容易造成泥化。氧化鋅選礦多采用浮選法,目前氧化鋅礦常用的浮選技術有六種,分別是:硫化-胺鹽浮選法、硫化-黃藥浮選法、反浮選法、脂肪酸直接浮選法、絮凝浮選法及螯合浮選法等。
1.硫化-胺浮選法
硫化-胺浮選法是先將氧化鋅礦通過硫化劑硫化后,再用脂肪胺類捕收劑來進行選別。不過,硫化-胺鹽浮選工藝對礦泥和可溶性鹽比較敏感、藥劑消耗比較大。目前該浮選技術常用組合藥劑,如胺類捕收劑和黃藥混用,可以捕收氧化鋅礦物—異極礦和鐵菱鋅礦。
該選礦方法適用于菱鋅礦、水鋅礦和硅鋅礦的浮選,不宜處理含有大量云母、絹云母、綠泥石或碳質頁巖的礦石。
2.硫化-黃藥浮選法
硫化-黃藥浮選法在選別氧化鋅礦時,同樣需先對氧化鋅礦進行預先硫化,而且需要硫酸銅的進一步活化,再用高級黃藥進行捕收。另外該方法在浮選過程中需要加溫,且氧化鋅礦物硫化后需經硫酸銅活化后才能用黃藥捕收。
但硫化-黃藥浮選法對于鋅的硅酸鹽類礦物浮選效果不好,回收率較低,且過量的硫化藥劑對氧化鋅的浮選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3.氧化鋅反浮選法
反浮選法是利用硫酸調整鋅粗精礦礦漿的酸堿度,使PH7時,用淀粉等抑制氧化鋅礦物,將脈石礦物反浮選除去。該方法可有效去除大部分碳酸鹽、硫酸鹽及鐵質脈石礦物(如云母、絹云母、綠泥石等)。
4.絮凝浮選法
絮凝浮選法是一種針對細粒級氧化鋅礦物的浮選方法,在浮選前先對礦石進行選擇性絮凝,然后用巰基羧酸作為氧化鋅的捕收劑進行選別。該工藝的優點是浮選過程中不需要進行脫泥作業,并且降低了硫化鈉的用量。浮選過程中需要添加分散劑和絮凝劑,分散劑有碳酸鈉、焦磷酸鈉、焦磷酸鉀、焦磷酸銨等,絮凝劑多為堿性淀粉或堿性木薯粉。
該方法能克服常規浮選法的一些缺點,使鋅的回收率能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5% 以上),藥劑成本也能有所降低。
5.氧脂肪酸類直接浮選法
脂肪酸浮選法是利用脂肪酸類捕收劑對氧化鋅礦石進行直接選別。該工藝對于含硅質脈石或泥質脈石礦物的氧化鋅礦具有很好的浮選效果。
但直接浮選氧化鋅礦,對含碳酸鹽類脈石礦物的氧化鋅礦浮選效果不好,對含鐵高的氧化鋅礦浮選效果也不理想。因其對大多數礦石的選擇性差,所以該方法未在工業上得到推廣應用。
6.螯合浮選法
螯合浮選法是利用鰲合型捕收劑(辛基脂肪酸)捕收菱鋅礦和鐵菱鋅礦與脈石礦物分離的方法。該浮選技術選擇性和捕收性能良好。但鰲合劑價格昂貴且單獨作捕收劑時,由于它造成的礦物表面疏水性不夠強,需要用量很大,因此目前還難以在生產實踐中廣泛應用。
上述六種氧化鋅浮選技術是比較常見的方法,選礦工藝和浮選方法的選定要通過選礦試驗,以選礦試驗結果為導向才能獲得更好的選礦指標,更高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