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鐵選礦的核心在于根據礦石特性匹配分選技術。硅酸鐵礦石常伴生磁鐵礦、赤鐵礦等礦物,選礦需優先確定目標成分的賦存狀態。通過礦石化學分析及礦物解離度測試,能快速鎖定分選方向。比如嵌布粒度較細的硅酸鐵礦石,往往需要兩段磨礦流程確保單體解離。
磁選工藝是處理硅酸鐵的主流方法,特別是針對含磁性鐵礦物的復合礦石。高梯度磁選機可有效捕捉弱磁性顆粒,操作時需注意磁場強度與礦漿濃度的匹配。若礦石中非磁性雜質較多,重介質旋流器能通過密度差異實現預富集。這里有個關鍵問題:硅酸鐵礦石的磁性差異是否足夠支撐分選?這需要通過磁化率檢測給出確切答案。
浮選技術常用于處理細粒嵌布型硅酸鐵礦石。調整礦漿pH值至弱堿性環境,配合特定捕收劑能提升硅酸鐵回收率。現場案例顯示,采用反浮選工藝時,抑制劑用量需精確控制至0.5-1.2kg/t區間。值得注意的是,礦石中的鋁含量過高會大幅增加藥劑消耗,這時需要預先脫泥處理。
聯合工藝流程往往能突破單一技術的局限。某選廠將磁選-浮選串聯使用,最終精礦品位提升14個百分點。重選設備如螺旋溜槽可作為補充手段,尤其在處理粗粒級礦石時效果顯著。操作人員要實時監測給礦粒度變化,及時調整設備參數組合。
環保要求正推動選礦技術革新。干式磁選技術因無需用水備受關注,特別適合干旱礦區。微波預處理技術能改變礦石表面特性,使后續分選效率提升20%以上。成本控制方面,采用高壓輥磨替代傳統球磨可降低30%能耗,這個細節常被新手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