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礦粒級的粗細劃分直接影響著分選效率和資源利用率。業內通常將物料粒度劃分為粗粒級、中粒級和細粒級三個區間,劃分標準主要依據礦物特性與分選設備參數。以鐵礦為例,-0.5mm常被界定為細粒級,0.5-5mm屬于中粒級,超過5mm則歸入粗粒級,這種分級方式能有效匹配磁選機與浮選機的處理能力。
選礦廠實際操作中會采用多級篩分設備進行粒度控制。振動篩與旋流器的組合使用能實現精準分級,特別是處理含泥量高的礦石時,預先脫泥工序可避免細顆粒堵塞篩網。您知道不同粒級礦石對藥劑用量的影響有多大嗎?粗粒級礦物往往需要更高濃度的捕收劑,而細粒級則需控制起泡劑用量以防止泡沫過多。
粒度檢測技術近年來取得突破性進展。激光粒度分析儀可在30秒內完成0.1-3000μm范圍的精確測量,比傳統篩分法效率提升80%以上。這項技術特別適用于含多種伴生礦物的復雜礦石,能實時指導磨礦機調節鋼球配比,確保破碎后的物料達到理想解離度。
選礦工藝設計必須考慮粒級分布特征。重選設備對粗粒級回收效果顯著,而浮選工藝更擅長處理細粒級礦物。當遇到粗細不均勻的混合礦時,分級再磨流程可提高金屬回收率3-5個百分點。現場操作人員需要重點關注旋流器底流濃度,特別是處理黏性物料時,濃度過高會導致細顆粒重復循環。
粒度控制不當可能引發連鎖反應。過粗的顆粒會導致浮選氣泡負載不足,過細則容易形成礦泥干擾。某銅礦企業通過調整磨礦介質配比,將-200目含量從65%提升至75%,最終使精礦品位提高0.8個等級。這個案例印證了精準粒度管理對選礦效益的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