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鈦鑭作為稀土功能材料的重要前驅體,在國內形成了以資源優勢為核心的集中生產格局。需要重點關注內蒙古包頭地區,特別是白云鄂博稀土礦周邊集聚的冶煉企業,該區域依托全球最大的輕稀土資源儲量(REO含量約5%),形成了從采礦到深加工的完整產業鏈,年產能約占全國總產量的35%。
江西贛州作為中重稀土的重要分布區,在分離提純環節具有技術優勢,當地企業通過離子吸附型稀土礦(配分中鑭占比15-20%)生產的氧化鈦鑭產品純度可達99.99%(4N級),主要供應高端催化劑市場。此外,四川冕寧的牦牛坪稀土礦周邊也形成了特色加工集群,其采用的新型萃取工藝(P507+鹽酸體系)使得鑭元素回收率提升至92%以上。
山東微山湖地區憑借成熟的化工基礎設施,發展了以稀土廢料回收為主的循環經濟模式,通過對廢鎳氫電池(含鑭約25%)和拋光粉廢料的再生處理,每年可產出3000噸左右的再生氧化鈦鑭。值得注意的是,甘肅金昌的鎳鈷伴生礦提取線近年也實現了副產品氧化鈦鑭的規模化生產(純度99.9%),這種多金屬協同開發的模式正在改變傳統供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