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礦氧化礦是指金礦床受氧化作用后,形成的氧化帶中的礦石。我國目前探明的氧化金礦以福建省上杭縣境內的氧化金礦儲量較高,可達153.46噸。金礦氧化礦如何選別呢?可采用浮選技術或堆浸工藝,這需要根據氧化金礦的選礦試驗來確定。這里以鑫海承接的一個項目為例,為大家講解金礦氧化礦浮選技術。
金礦氧化礦浮選技術
一般來說,浮選技術適用于處理金粒較細、可浮性高的硫化物含金石英脈礦石及多金屬含金硫化礦石等。采用浮選方式選礦,金礦氧化礦的回收率一般會低于硫化礦,但氧化礦如果采用堆浸工藝選礦,回收率會略高于硫化礦。但是,世事無絕對,任何選礦工藝的確定都應該通過選礦試驗來確定。
金礦氧化礦浮選的步驟為,原礦依次進入顎式破碎機、圓錐破碎機進行破碎,破碎后的礦石經圓振動篩進行篩選,篩下礦物進入磨礦階段,篩上礦石返回破碎,經磨礦后的礦漿經螺旋分級機進行分級,合格產品進入到浮選機進行浮選。浮選后的金精礦還要經過濃縮脫水的階段,才能最終形成金精礦。
氧化金礦浮選案例
下面我們以一個鑫海承接的金礦氧化礦項目為例,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浮選工藝。
1、原礦
礦石來源于露天開采,主要為氧化礦石,礦石平均品位7g/t。
該礦礦石為氧化礦石,礦石中金屬礦物主要有自然金、黃鐵礦、褐鐵礦、白鉛礦等;非金屬礦物有主要有石英、方解石等。
礦石中只有金、鉛元素具有回收的價值,可以綜合回收利用,而銅、鋅、硫、鐵等元素的品位較低,不具有回收價值。
2、試驗結果
針對該礦石的元素分析結果,進行了兩組試驗,分別為階段磨礦-階段重選-階段浮選試驗,和階段磨礦-一段重選-階段浮選試驗。兩組試驗的結果見下圖:
3、設計流程的確定
該礦礦石為氧化礦石,但是考慮氰化工藝投資較大,并且需要使用劇毒氰化鈉,不利于生產管理和環(huán)境保護,浮選工藝是簡單易操作的工藝,所需要的藥劑也是沒有劇毒,故本次設計采用浮選工藝流程。
試驗對“階段磨礦-一段重選-階段浮選”和“階段磨礦-階段重選-階段浮選”兩種工藝流程均做了閉路試驗,為簡化工藝,減少設備投資,設計采用“階段磨礦-一段重選-階段浮選”工藝流程。
4、設計的主要技術參數及工藝指標
生產能力:日處理礦石300t;
碎礦產品粒度:0~12mm;
一段磨礦濃度:75%;
二段磨礦濃度:65%;
一段磨礦細度:-0.074mm占64%;
二段磨礦細度:-0.074mm占91.5%;
重選金精礦水份:約20%;
浮選金精礦水份:約15%;
尾礦水份:約20%。
上面的金礦氧化礦案例,在經過選礦試驗后,確定了選礦工藝為階段磨礦-一段重選-階段浮選的工藝流程。由此可見,單一的選別工藝可能無法達到預期回收率和提升精礦品位,因此采用多工藝聯(lián)合的方法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