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介質選礦究竟怎么操作?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密度差異分離礦物。當礦石與重介質混合時,密度大于介質的礦物下沉,小于的則上浮。這種方法在煤炭、鐵礦、鉆石分選中效果顯著,關鍵要控制好介質密度和物料粒度。
介質選擇直接影響分選精度。常見介質有硅鐵、磁鐵礦懸浮液,密度可調范圍在1.3-3.8g/cm3之間。需要重點關注介質穩定性,特別是懸浮液濃度和黏度要保持均衡。密度計實時監測能有效防止介質分層,這可是決定分選效率的核心環節。
設備配置有講究。旋流器和分選槽是兩大主力裝備,前者處理細粒物料更高效。入料粒度控制在0.5-50mm效果最佳,太細會堵塞管道,太粗又影響分選精度。現場操作時,物料給入速度要均勻,就像煮粥不能忽快忽慢,否則容易破壞介質層穩定性。
怎么判斷介質密度是否合適?有個實用技巧是觀察分選產物。當沉物中輕礦物超過5%或浮物中重礦物超標,就要立即調整介質配比。別忘了定期清理設備,磁選機能回收90%以上的介質,這樣既環保又節約成本。
操作人員培訓至關重要。要教會工人看懂密度曲線圖,掌握介質黏度測試方法。遇到突發情況比如介質泄漏,必須三分鐘內啟動應急預案。經驗表明,做好設備維護能提升20%以上的分選效率,這個數字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新技術正在改變傳統模式。X射線分選機開始與重介質配合使用,雙劍合璧能讓精礦品位再上新臺階。環保型介質研發也取得突破,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介質明年可能量產,這對礦山環保指標提升可是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