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鉑共生礦選礦的核心在于精準分離兩種貴金屬并提升回收率。礦石中金與鉑常以微粒或包裹體形式共存,傳統單一工藝難以高效提取。需結合礦石成分、礦物嵌布特征定制流程,通常采用“破碎-浮選-浸出-冶煉”組合技術。如何高效分離金和鉑呢?關鍵在于預處理階段精準解離礦物顆粒,避免金屬損失。
礦石破碎磨礦環節直接影響后續分選效果。金鉑共生礦硬度差異大,需采用多段破碎配合球磨機細磨至合適粒度。磨礦過粗可能導致解離不充分,過細則增加能耗和泥化風險。動態調整磨礦參數能平衡金屬回收率與成本,比如通過實時監測礦物解離度優化設備運行狀態。
浮選工藝是分離金鉑的重要環節。金礦物常與硫化物伴生,而鉑族金屬多賦存于特定載體礦物。通過選擇性捕收劑和調整劑調控礦物表面性質,可實現優先浮選。某礦區案例顯示,采用異戊基黃藥配合調整劑pH值至9.2,金回收率提升至91%的同時鉑損失率降低15%。
氰化浸出環節對游離金提取至關重要。針對包裹型金顆粒,可采用超細磨預處理提高浸出率。需注意鉑族金屬在氰化體系中的穩定性,避免貴金屬溶解損失。新型環保浸出劑研發正在突破傳統氰化物限制,比如硫代硫酸鹽體系已在試驗中實現金鉑選擇性浸出。
冶煉提純是最后的質量把控關口。濕法冶金與火法冶金結合能有效處理復雜精礦,電解精煉可將金鉑純度提至99.99%以上。當前技術難點在于處理微細粒嵌布型礦石,生物冶金技術和納米氣泡浮選等創新方法正在實驗室階段取得突破。選礦廠實際運營中,每噸礦石處理成本需控制在合理區間,這需要工藝優化與設備選型的高度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