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石選礦時遇到高嶺土雜質確實讓人頭疼,關鍵得靠物理特性差異找突破口。螢石比重比高嶺土大得多,前者達到3.0-3.2而后者僅有2.6,利用重選設備就能初步分離兩者。跳汰機或搖床工作時產生的垂直交變水流,能讓螢石更快沉降到底層,這個法子對粗粒嵌布的礦石效果特別好。
浮選工藝才是深度提純的殺手锏,但高嶺土和螢石表面性質太像怎么辦?這時候捕收劑的選擇就顯出本事了。油酸類藥劑對螢石有特異性吸附,調整pH值到8-9的弱堿性環境,能讓螢石表面更易附著捕收劑。反浮選也是個妙招,先用抑制劑把螢石摁住,專門讓高嶺土浮起來帶走。
遇到微細粒級物料抱團的情況,分散劑就得派上用場了。水玻璃不僅能抑制硅酸鹽礦物,還能防止細泥罩蓋螢石表面。有個細節常被忽視——礦漿濃度控制,濃度過高會讓分選效率打對折,保持在25%-30%最合適。要不要試試組合拳?重選粗拋尾再上浮選精加工,這樣處理成本能降三成。
化學提純法雖然見效快,但酸洗產生的廢水處理是個麻煩事。氫氟酸能溶解高嶺土里的鋁元素,不過這法子更適合小規模高品位礦石。磁選機現在也升級了,高梯度強磁選能搞定含鐵的高嶺土變種,但設備投入得掂量著來。
現場操作時得多長個心眼,礦石性質變化比天氣還快。昨天用的藥劑配方今天可能就不靈,得隨時做探索試驗。關鍵是把住磨礦細度這道關,細了泥化嚴重,粗了單體解離不夠。記住沒有萬能鑰匙,得根據自家礦石特性配出專屬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