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是非洲東北部內陸國。位于非洲之角的中心,東與吉布提和索馬里相鄰,南與肯尼亞接界,西與蘇丹和南蘇丹接壤,北與厄立特亞交界。國土面積110.36萬平方公里,地處非洲高原,高原占全國面積的 2/3,平均海拔近3000米,最高處462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稱。最低 點低于海平面125米。東非大裂谷將埃塞俄比亞高地分成南北兩部分。
埃塞俄比亞位于北緯15°,受高海拔的影響,氣候宜人,年平均溫度 為16℃。全年大致分為旱季和雨季。
埃塞俄比亞與中國關系
中國與埃塞俄比亞建交48年來,兩國關系穩定健康發展,政治互信日 益加深,特別是在經貿領域的合作精彩紛呈,中國已成為埃塞俄比亞的貿易伙伴、工程承包方和主要投資來源國,兩國友好互利合作遍及埃塞俄比亞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埃塞俄比亞礦產資源儲藏與開發現狀
埃塞俄比亞已探明的礦藏有金、鉑、鎳、銅、鐵、煤、鉭、硅、鉀鹽、磷酸鹽、大理石、石灰石、石油和天然氣。其中,黃金探明儲量在900噸以上;鉭鈮礦儲量在1.7萬噸以上;天然氣儲量約249億立方米。
3個重要金屬成礦區(帶)分別位于北部、西部和南部的花崗綠巖區,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金、鉑、銅、鋅、鐵、鎳、鉭鈮等。其中北部是重要的銅、金及多金屬成礦區;西部為金及貴金屬礦產;南部為金及稀有金屬礦產。非金屬及能源礦產遍布全國。
埃塞俄比亞有著很好的成礦地質條件,礦產資源潛力巨大,為礦產勘探和開發提供了很好的投資機會,目前,埃塞俄比亞礦業開發總體規模較小,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貢獻尚未顯現。主要開采的礦產種類有金、鉑、鈮鉭等金屬礦產及硅藻土、大理石、花崗巖、石膏等非金屬礦產。
埃塞俄比亞礦業管理及相關政策
埃塞俄比亞礦業權管理相對比較規范。聯邦政府礦產能源部負責向外國投資者發放預查、探礦和采礦許可證。按照埃塞俄比亞政府的有關規定,外國投資者在埃塞俄比亞開展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必須注冊成立勘查開發公司。外國投資者與埃塞俄比亞本國公司合作開展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必須注冊成立聯合投資公司。礦業用地可以通過租用、租賃或免費取得的方式獲取。預查許可證、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的申請所需資料根據《埃塞俄比亞礦業法》有關規定,礦業權保留、流轉、吊銷、放棄,則根據《埃塞俄比亞礦業管理條例》有關規定。而對于雇工制度,埃塞俄比亞2003年頒布實施的《第377號勞資公告》和《埃塞俄比亞礦業法》均有專門規定。
安全和環境保護是埃塞俄比亞政府特別重視的兩個問題,任何人從事礦產經營,必須采取保障其代理、雇員和其他人員人身健康和安全措施,把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和污染降到更低。要求申請大規模采礦許可證的投資人,必須提交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埃塞俄比亞礦業管理條例》對礦業投資的安全與環保做出了具體規定。
2010年9月,財政和經濟發展部制發的《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增長和轉型計劃(GTP)》(2010/11-2014/15)中,采礦業的戰略方向確定為:在礦產領域,政府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為私有投資者參與礦產資源開發和開采營造有利的投資環境方面。為此政府應收集、翻譯和編纂相關的地質信息并提供給投資者。除此以外,還出臺了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為礦產經濟發展創造條件。而在采礦業的具體任務中,提出了對金、鉑、鉭、寶石等資源進行勘查和開發以提高外匯收入;對清潔的可持續地熱資源進行勘查和開發;通過增加大型和小型礦產開采證的頒發數量和開采額度,并提高開采水平降低市場準入標準來替代進口礦物,使礦產業主和埃塞國民能夠通過礦產資源獲利。
埃塞俄比亞政府在不斷改善礦業投資環境,美國、加拿大、意大利、沙特阿拉伯、印度、南非等國的礦業公司已經涉足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中國公司自2007年也開始涉足。另外,埃塞俄比亞議會于2013年7月通過了礦業部提交的修訂案,把礦業公司的公司稅從35%減少為25%,理由是需要吸引外資來鞏固本國的基礎設施建設。
埃塞俄比亞投資環境分析
埃塞俄比亞政治相對穩定,國家實行自由市場經濟。其礦業和投資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能夠保護外來投資者的利益。埃塞俄比亞的地質工作程度非常低,有廣闊的極具成礦遠景的地可以開展地質工作。中國與埃塞俄比亞自建交以來,兩國關系呈現健康、持續發展勢頭,未來合作前景看好。2005年中國同埃塞俄比亞貿易總額為3.69億美元,2015年中國已經成為埃塞俄比亞一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63.7億美元。
文章來源:礦業視野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