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鋼管是指因長期使用、損壞或淘汰而失去原有功能的鋼管材料,這類鋼材通常來自建筑工地拆解、機械制造報廢或工業設備更新。與全新鋼管相比,廢鋼管可能存在銹蝕、變形或結構損傷等問題,但經過專業處理后仍可作為再生資源利用。其材質涵蓋碳素鋼(Q235)、合金鋼(如16Mn)等多種類型,規格涉及無縫管(外徑6-630mm)、焊管(壁厚0.8-30mm)等不同形式。
在回收處理環節需要重點關注廢鋼管的分類標準,特別是要區分鍍鋅管(鋅層厚度≥20μm)與普通黑管的差異,前者需單獨處理以避免熔煉污染。常見的檢測手段包括渦流探傷(檢測精度0.5mm)、超聲波測厚(誤差±0.1mm)等技術,這些方法能有效評估鋼材的可再利用價值。值得注意的是,石油行業淘汰的API標準管道(如X70鋼級)往往具有較高的回收溢價。
環保再加工是廢鋼管流轉的關鍵環節,通過破碎機(功率55-400kW)將大尺寸管材分解后,經磁選分揀(磁場強度≥1500高斯)可分離鐵磁性物質。優質廢鋼管的回收率通常能達到92%以上,明顯高于其他建筑廢料,這使其成為電弧爐(溫度1600℃)冶煉的重要原料來源。隨著GB/T 4223-2017再生鋼鐵原料標準的實施,規范化回收流程正在全面提升資源轉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