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礦是很多含泥量較多礦物要經歷的一個作業流程,洗礦車間的配置應遵循流線合理、提升洗礦效率的原則,具體的配置要求有:
1、對含難洗的泥團較多的礦石應采取特別有效的措施。如難以找到理想的擦洗設備時,可考慮設置手選場來排除泥團。
2、洗礦粒度大、濃度高、波動大時,配置上應充分利用自流方式、合理確定流槽坡度以減少磨損和對下段設備的沖擊。
3、采用水力洗礦床和有廢石產生的洗礦過程,應設有相應的運輸設備和堆存場地。
4、因洗礦中流量波動大,選用砂泵時應留有余地,最好采用調速砂泵。
5、螺旋分級機返砂水分多、粒度小,應先送入粉礦倉與礦石混合后再給入磨礦系統。
6、合理選擇螺旋與槽式洗礦機角度,以減少洗礦產品的含水量。
7、正確地選擇帶式輸送機的角度,角度過大容易造成洗礦后產品下滑及運輸上的困難,其傾角一般應小于10°~12°,如與干料混合運輸時,應不大于16°。
8、洗礦設備磨損大,要有相應的檢修設備與場地。
9、合理地確定洗礦用水量。
遵循上述9個原則,即可完成洗礦車間的配置,另外,在進行洗礦車間設計時也要考慮不同洗礦設備的特點,了解常見洗礦設備的特點,可參考文章:洗礦設備有哪些?